改機制添活力 人才創新正當其時
央視網消息(新聞聯播):功以才成,業由才廣。隨著人才培養、使用和激勵機制的不斷完善,我國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,正在成為建設科技強國的中堅力量。
這個小小的芯片,就是全球首個能夠“深度學習”的“神經網絡”處理器芯片“寒武紀”,它具有識別速度超快、功耗極低等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。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陳天石和陳云霽兄弟倆就是這個“芯片”的核心研發者。
幾年前,這個項目還只是停留在紙面的一個論文。兄弟倆需要資金支持,將一紙論文變成產品原型,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看中了兄弟倆的項目,先后投入了數千萬元的資金,在2016年初做出了全球第一個人工智能芯片。
兄弟倆希望自己這個成果盡快地走向市場。適逢政府出臺了多項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,計算所立刻上報審批,經過幾個月的時間,一個由中科院計算所參股、科研人員占股70%,估值上億美元的創業公司誕生了。
芯片研發成功了,公司也成立了,新的抉擇擺在了兄弟倆面前:是做公司還是繼續搞科研?哥哥陳云霽性格內向好研究,弟弟陳天石性格外向好開拓。計算所的領導提出,留在所里做研究支持,想參與做公司也歡迎!
不拘一格識才、各盡其能用才、包容開放愛才,這就是中科院計算所的用人之道。一方面培育出大批基礎研究型人才,另一方面,通過“百星計劃”等一系列人才計劃,為大家量身定做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舞臺。幾年間就涌現出了十余個計算所和科研人員共同占股的創新型公司,將科研成果順利完成了產業轉化。
完善人才激勵評價機制,為科研人員松綁助力,讓科研人員“名利雙收”。三年來,清華大學通過海內外公開招聘等形式,招收頂尖科研人才375名,在各自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;中科院年初也啟動了總經費超過10億元的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,支持科學家沖擊國際頂尖基礎前沿科學問題;創新正當其時,圓夢適得其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