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算所:讓孩子們感到好玩
5月18日,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科研大樓成了一個“神計妙算游樂場”,進入這一游樂場的公眾可以領取一本科學護照,完成“科學護照之旅”,在科研大樓里體驗神計妙算。
在“人臉測心率”展臺前,一個小姑娘靜靜地在攝像頭前站了10幾秒鐘,工作人員就告訴她:你的心率是每秒76下。“這是一項正在研究的新技術。”研究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,人們的心臟跳動,會帶來臉上毛細血管的變化,這種變化用人眼是觀察不到的,但高像素的攝像頭則能捕捉到這種變化,并記錄變化的頻率,從而計算出一個人的心率。
在大廳里,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在做“解密開寶箱”游戲,二進制、十進制、1024、斐波那契數列、超級計算機模擬體驗等環環相扣的解密過程,好玩又益智,即有趣又學了知識,連續打開藏在“游樂場”各處的五個寶箱,不光能等到一本“神計妙算”寶典,還能得到“解密高手”的榮譽稱號,排隊開寶箱的隊伍一直都是最長的。
計算技術與農業發展有什么關系?計算所大樓的一個展臺前,陳列著的展板上展示著我國農機的發展歷程:刀耕火種的原始時期、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、中國第一輛拖拉機東方紅、智能時代的超級拖拉機。傍邊的展臺上既有傳統拖拉機的模型,也有現代智能拖拉機的核心:智能控制器。它告訴公眾,人類已經進入了智能農業的新時代。
計算所今年的科普活動依據“科普活動要有意思,讓大家能動手玩起來”的理念進行了策劃,將高端的科研資源科普化,推出公眾喜愛的活動,成為社會公眾了解科技進展、走近科學的重要渠道,成為激發興趣、培養青少年熱愛科學的活動,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做出貢獻。
來源: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