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國新聞網】中科院計算所研究人員再獲進展 向圖神經網絡加速時代再進一步
“‘HyGCN’寓意向圖神經網絡的加速說‘Hi’,也寓意圖神經網絡加速的時代即將開啟。”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特別研究助理嚴明玉近日在受訪時說。
“GCN”即圖卷積神經網絡的英文縮寫,這是圖神經網絡的一個分支。通過融合深度學習算法和圖計算算法,將對搜索、推薦、風險控制在內的諸多領域擁有更優的認知與問題處理等能力。
日前,《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》(CCCF)刊發了中科院計算所特別研究助理嚴明玉、研究員范東睿以及研究員葉笑春共同撰寫的綜述文章《圖神經網絡加速芯片:人工智能“認知智能”階段起飛的推進劑》,其中提出了圖神經網絡加速芯片設計“HyGCN”。
嚴明玉說,圖神經網絡被認為有望讓機器“能理解、會思考”。“為了應對圖神經網絡的混合執行行為,我們設計了新的處理器結構,以更高效地加速圖神經網絡的執行。”他說。
繼提出“HyGCN”以后,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又發布了圖神經網絡加速芯片的IP核(即制備芯片的知識產權核),并面向全球開展商業授權。嚴明玉解釋說,圖神經網絡加速芯片在國際上尚屬“無人區”,他們最新成果的設計思路可匹配圖神經網絡對算力的特殊要求,將大幅提升圖神經網絡的執行效率。
據介紹,科研人員發布的這款圖神經網絡加速IP核代號為“GCU Zero”。在圖卷積神經網絡的執行進行加速的過程中,“GCU Zero”可提供低延遲獨立執行模式和高并發融合執行模式兩個工作模式。
嚴明玉說,基于“GCU Zero”,研究團隊設計了完整芯片并計劃投片,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搭載在中科睿芯“金剛”高通量計算機上。他還表示,面向高性能和超高性能的圖神經網絡訓練和推斷,科研團隊將在今明兩年陸續發布新成果。
另據報道,谷歌地圖基于事件樹的風險評估、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的內容推薦、阿里巴巴的風控和推薦、騰訊等公司的視覺和風控等業務中都有圖神經網絡的影子。有市場研究機構發布報告預測,圖神經網絡加速芯片可能將產生30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規模。